优化公共文化服务的“十艺节”契机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是实现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指出,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必须坚持*府主导,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作为国家级文化艺术节,中国艺术节的一个重要作用便是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在今年初于北京召开的“十艺节”筹备工作部省第一次联席会议上,文化部部长蔡武在讲话中指出,第十届中国艺术节是在我国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特别是*的十八大召开后举办的一次艺术盛会,要充分抓住这一历史机遇期,乘势而上,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和“三贴近”原则,充分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要进一步开拓办节思路,立足动员全社会的力量,让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共享艺术发展成果,不断扩大艺术节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把艺术节真正办成“文化的盛会、人民的节日”。
山东省省长姜大明也提出,要始终坚持文化惠民,在“十艺节”筹办工作中,牢牢把握办节宗旨,坚持办节为了人民、办节依靠人民、办节成果由人民共享,把筹办“十艺节”的过程作为改善群众文化生活的过程。“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由人民共享”,虽然仅是只言片语,但山东欲以“十艺节”为契机推动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路已跃然纸上。
自“十艺节”申办成功以来,山东省坚持文化惠民、共建共享的理念,按照“十艺节”场馆设施与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同步推进的要求,进一步完善规划、优化布局、分级推进,尽快实现省、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五级公共文化设施全覆盖。推进省会文化艺术中心、省文化艺术之家、省美术馆新馆、孔子博物馆等设施建设,加快公共图书馆、文化馆、艺术馆、博物馆建设,推进“十艺节”场馆建设,加强社区文化中心、农村大院的建设,形成“15至20分钟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圈”。
与此同时,通过整合、培植和包装打造,山东全省涌现出了40多个在省内甚至全国有一定影响、示范性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和公共文化活动品牌。山东正积极推动“三馆一站”免费开放,目前省市两级和属于国家一级馆的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艺术)馆实现了免费开放;广泛开展文化下乡、进社区、进校园活动,形成了文化服务基层的长效机制;在全省开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青岛市被确定为国家首批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肥城县级公共文化服务志愿者递进培养工程、威海市农村文化大院规范化建设与服务,成为国家首批创建示范项目。
今年3月初,山东省公布“文化惠民、服务群众”12件实事,免费培训1万名基层文艺骨干赫然在列。其中,省里将免费培训1200名基层文艺骨干,各市级至少要培训110名,每县至少培训50名,而这必将极大地提升山东群众文艺创作和群众文化活动水平。
除此之外,在全省举办“喜迎十八大、相约十艺节”系列文化活动的同时,济南市启动了“欢庆十八大·喜迎十艺节”650场广场演出和“泉城大舞台”系列演出活动;组织了民族音乐会、公益演出等惠民活动。烟台市在完善设施条件的同时,突出管理与服务,注重提高设施利用效率,引导全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向高标准、完善管理、优质服务的方向发展,逐步形成15至20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将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文化服务……
山东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文化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牢牢抓住筹备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的契机,加快文化强省建设步伐,将筹备“十艺节”与健全五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相结合,全面提升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文化惠民工程和群众文化活动水平。
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我们期待“十艺节”给齐鲁百姓带来更多更好的文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