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脂塑身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东游记在舜皇山的历史与现实中穿越 [复制链接]

1#

摄影

登峰

作者:李长廷,湖南省五届、六届文联委员,湖南省四届、五届作协理事。永州市文联原主席。年开始发表作品,曾涉猎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曲艺等多种文学样式的创作,迄今已在《诗刊》、《解放*文艺》、《飞天》、《山西文学》、《天涯》、《红岩》、《创作与评论》、《小说月刊》、《剧海》等全国数十家报刊发表诗歌、散文、中短篇小说、戏剧等近三百万字。已出版短篇小说选集《苍山·野水·故事》,散文选集《山居随笔》及《湖南文艺湘*百家文库·李长廷卷》。

李长廷

树木:舜皇山永远的内涵与气质

走进舜皇山,猛抬头遭遇一片原始次生林。我看见无数的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孢子植物,以一种原始的生存状态,向我展示植物家族的神秘,和它们强烈的生命意识。它们在一个固定的空间,互相依赖,互相掣肘,组成一个共生共荣的庞杂植物社会。我身处这样一个社会之中,不知为什么,忽然在内心里,深深受了感动。我觉得我的身子,在那一刹那间,竟然变成了一棵树,我的双臂,我的双脚,不时被藤蔓和树枝缠绕,同时我也试着去缠绕周遭的树枝和藤蔓,我和它们缠绕在一起,成了它们中的一员,最后借了它们的力量与智慧,趋步前行。

能够被一片树林感动,我为此感到骄傲。已经定位在城市中的我,以为早已全身心麻木,大棚蔬菜模糊了我心中关于季节的界限,而空调的使用差点让我忽略了自然的存在。偶尔走在街头的林荫道上,觉得那些排列有序的树木,虽然按人的意志,恪尽职守,却怎么也演绎不出乡野的原汁原味。即便是公园,奇花异木不可谓不丰富,但总觉太过矫饰,刀剪斧凿痕迹太重,看一眼也就足够。我曾经去过一趟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曾经站在一棵望天树下,长久仰望苍穹。也许从那以后,我才真正懂得了大自然,真正懂得了什么叫深邃,什么叫内涵。

从天地苍穹这个角度看来,舜皇山也许只是大自然一偶,但它总面积达·6公顷,主峰海拔·4米,米以上山峰2座,加之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范围,雨量充沛,年平均日照小时左右,因之森林资源丰富自在情理之中。据专家考证,舜皇山光高等植物就有85科属种,就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植物就有54种之多。一座山的价值,往往取决于它丰富的人文资源和生物资源。舜皇山人文资源且不去说它,据说为虞舜南巡驻跸之地,自有说不尽的历史渊源。于今只就生物资源而言,我以为它对于人类的贡献,亦可以说是功莫大焉。人类历史的发展经过了一段以数十上百万年计的漫长时期,可是地球的历史,恐怕用一个“漫长”绝难形容。地球不知经过了多少次类似冰川那样的大运动,才终于运转到今天。好多珍稀动物如恐龙在地球的运转中灭绝了,好多珍稀植物也在地球的运转中绝灭了。舜皇山能够把一片森林保持在原始状态,能够将银杏、资源岭杉、水青岗、篦子三尖杉等等被今人视为“活化石”的树种保存下来,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便是舜皇山的价值所在。当我们看到学名叫桫椤的树蕨时,我们难道不对舜皇山刮目相看?我们难道不在内心里发出一阵惊呼:呵,舜皇山,这难道真是三亿八千万年以前恐龙的食物吗?你的历史真有这么古老吗?

是的,舜皇山古老得有点令人难以置信。当我在山中行走的时候,我的脑子里时常会莫名其妙产生一种幻觉,我觉得我的身子似乎是脱离了现实,走进了上万年前远古先民所生活的环境里。你看,一切都是那么怪异诡谲,古藤如游蛇到处乱窜,时而攀上了崖壁,时而爬上了树梢,时而在你的脚下,时而在你的头顶,当你立足不稳,它会拉你一把,当你犹疑不定,它会拽住你的衣裳,促你前行。藤是一个林子的经脉和网络,林子因为它们而纷繁复杂和多彩多姿。舜皇山中的树木则更是见所未见,有些树木的生长方式,活脱就是一个杂耍班子,简直叫人笑煞、惊煞。如一棵五体连株的大树,枝干勾连一处,相拥相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仔细看了,它们之间,却并不同科,亦不同属,毫无血缘关系,你说怪也不怪?大自然的奥妙,于此可见一斑。诸如此类奇观,舜皇山中随处可见,在现代人眼中,可以说舜皇山的每一棵树都是一个奇迹。

体验一种古朴的滋味,对我来说,无疑是一种享受。中国古代的读书人似乎都曾在“出世”或“入世”的交岔路口徘徊,当我站在舜皇山的丛林中时,老实说,我没有理由不滋生出一种“出世”的感觉,没有理由不滋生出王维的“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的感觉。我的耳畔,已没有了一切尘世的喧嚣,没有了红男绿女们嗲声嗲气的呐喊;我的眼里,高楼大厦幻化成了参天古木;我的鼻腔里,亦没有了一丝世俗的污浊之气。舜皇山的丛林,为我营造了一种境界,使我的全身心受到了一次陶冶。我甚至想,永州这么一个地方,要没有了九疑山、阳明山、舜皇山这三座山峦来为我们作生活的调节,我们的日子,不知要怎样地乏味!

一座山,一片丛林,有时候会改变我们的生活状态,这其实是我们早应该料到的。爬了几趟舜皇山,在原始次生林中穿行了几个来回,对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有了更新的认知和理解。认识大自然可以从一片丛林开始,亦可以从一棵单独的树木开始。树木不仅仅是装点和充实了人类世界的内容,它同时更是一种文化,是人类精神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譬如,当我们站在一座古村落前,当我们站在一口古井旁,当我们去参拜一座古寺庙,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必是一棵或一片古树,这些古树是村落、古井、寺庙的标志。一棵古老的参天大树,有时候是一本书,是一部历史。不,岂止是书,是历史,在普通百姓眼中,它甚至是神的象征。难怪我们至今还能从一些民俗中,看到小老百姓对于一棵树的崇拜与敬畏。这里的古树,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符号。

人类在村落或城市里聚族而居,树木在山头聚族而居。但人类最初是从树林里走出来的,树林是人类的母腹。当我们随便站在一棵树下,听树叶在风中的絮语,我们会感到心灵的振颤。看来人类的潜意识里,应该与树木有某种沟通。我很佩服电影《天仙配》的作者,他把槐荫树的语言翻译得那么准确而生动。我更佩服我国一些神话的想象力,一部嫦娥奔月已经很完美了,后来似乎觉得月宫里太冷清空旷,一定要有一件什么东西作陪衬,于是便让月宫里长一棵桂花树。我们今天仰望苍穹,那棵桂花树还是那么苍郁,似乎仍是芳香四溢。

人类生活中不能没有树。树不仅给了我们荫凉,给了我们审美需求,还给了我们生命的重要元素——氧。一座林木葱茏的山就是一个天然氧吧。当我们的肺在城市中憋得难受的时候,我们何不走出蜗居,去舜皇山的丛林中吸几口氧,让生命永远保持鲜活?

历史上,人类曾经辜负大自然,但大自然绝不辜负人类。舜皇山就是大自然为我们保存下来的真正意义上的公园之一,它的内涵与气质是我们永远的骄傲。

清泉:舜皇山灵动的韵律之美

俗话说,高山有好水,这话再确切不过。

平时,喝矿泉水,觉得是一种奢侈,殊不知到了舜皇山腹地,随便去一条溪里捧一掬泉水喝,一股清凉之气立时透进肺腑,不仅解了你口中干渴,还使你在那一刹那间,心头忽地就生发出一种念想:如若每日有此种泉水滋润心情,焦躁哪里还有,郁闷哪里还有,焦躁郁闷被一一洗涤而去,人生岂不是一种莫大享受?只是此种滋味,惟深山之中方可觅得,平常旷泉水如何能比?

看来舜皇山的真趣,是有很大一部分,藏在溪泉里了。舜皇山有9条大峡谷,22处高30米以上的瀑布,7处成景山泉,单就布局看去,就可见出大自然设计舜皇山的独到匠心。我们在舜皇山中行走,无论走到何处,都有叮咚泉声与你相依相伴,不致使你的旅途太过寂寞。这泉声如一种天籁之音,既可悦耳,也可悦心,甚而,还可悦目。当你驻足聆听,忽儿就见了脚下一条小溪,宠物般欢蹦乱跳,逗引得你童心大发,忍不住就要蹲下身子去,和它尽情玩耍一番。小溪这时就更欢了,就开出无数的水的花朵,一一奉献在你手中。水花是那样地美,美得像少女的笑靥,你恨不得一口吞下去。后来你真吞下去了,这时就真觉得有一位少女的手,柔柔地摩挲你的身心,让你好一阵不能自禁。

如若是晚间在舜皇山中歇息,似睡非睡之时,有隐约泉声入耳,恍恍惚惚就有一位少女伫立窗前,款语相约,引你进入到一种妙境之中。这种妙境是只有在唐诗宋词中才能见到的,是只有在童话世界里才能见到的,你似乎看见王维正在那里吟哦: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你慢慢向他靠近,靠近,直至溶入他所营造的意境之中出不来……这样一个夜晚,这样一个恬适的梦境,你一辈子如何能够忘怀?

水是舜皇山的灵*。舜皇山若缺了水的渲染,它今天的大境界,无论如何出不来。舜皇山的溪流,恰到好处地掩隐在丛林之中,偶尔露出一截身段,真是难以形容的窈窕。这时我就自然而然,忆起一位教授关于《老子的智慧与女性之美》授课中的一些睿语来。他说到目下一些女性的爱美成癖,其实是中了美的圈套,她们动辄整容,吸脂,隆胸,拔高,是走了“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的老路。老子提倡大美。大美即自然之美,也就是他所说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又说,女子的大美其实就是一种柔静之美。曹雪芹说女人是水做的骨肉,大约也就是这个意思。其实天下最雄健的是女人,而不是男人,女人在使用柔弱武装自己时,显得最为刚强。因为柔弱可以战胜阳刚,急躁亦可以受到柔静的控制。

老子是中国哲学之父,他的道的具像就像水一样,无处不在。他有几句话,是专门说水的,他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大意就是,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东西,而攻击坚强的力量却沒有能胜过它的,因为没有什么能代替它。舜皇山的溪流中,有两条名声很响,一条叫娥皇溪,一条叫女英溪。从名称上看,就体现出一种女性之美。但是当我沿女英溪溯流而上时,其中一段,我深深感悟到老子关于水的论述的精辟。大自然所给予这条溪流的生活空间非常有限,因此它的生命历程,就显得非常地艰难。但它的生命力,却是格外地强劲。山壑是那么狭小,岩石是那么坚硬,而它硬是在狭小的山壑间,在坚硬的岩层中,拼命地挤出一条线状的通道。它的样子,活脱就像山间一根在春天里疯长的长藤。不,它不是藤,它分明是一种力的凝聚,力的爆发。它所发出的声音,是对生命的呐喊。它一路挺进,没有丝毫的犹豫,没有丝毫的彷徨,它不知退缩为何物。它也歌唱,歌唱追求,歌唱奋斗,歌唱拼搏,歌唱向往。它也舞蹈,舞姿是那么优美,却又有一股阳刚之气。有时候,它甚至把浪花抛向树梢,抛向悬崖,给整个峡谷增添一种欢乐气氛,也给傍溪观光的游客增添一份惊喜。

在舜皇山,我还看过多处瀑布。我很喜欢瀑布这个词,曾为之写过一篇短文。瀑而成布,自然是一种奇观。瀑布是水展示自己形象的一个平台,是水积蓄力量之后的一次关乎前程命运的跳跃。大自然组织的这种精彩表演,不知吸引了古代多少诗家的目光。李白形容它是“银河落九天”,可谓登峰造极,现代词人乔羽先生却别开生面:“人从高处跌落,往往飞短神伤;水从高处跌落,偏偏神采飞扬。”

我们可以作如此想象,20余处气势非凡瀑布同处一座山中,在白云掩映的绿树丛中同时飞珠撒玉,此种景象,不知给舜皇山增添了多少魅力。年轻时节去山中砍樵,见一瀑布高挂,有人告诉我这里叫牛婆泻尿,我当时差点笑煞;后来去九疑山,又有人指一处瀑布说这里叫白米下锅,形象!真是太形象了!我当时又是一阵捧腹。舜皇山瀑布如许之多,给人的惊喜一定也是多多。去一座山中旅游,处处有惊喜在心中爆发,那么这样的旅游,也就有所值了。

如果将河流看作是人生的漫长旅程,那么当它还是叫“溪”的时候,一定就是相当于人的童年、少年阶段。人生的每一个阶段,自有各自的辉煌,但是童年,少年,天真无邪,如花之含苞,笋之爆芽,最是值得留恋和回顾,我们试想想,溪之在丛林巉岩间时而销声匿迹,时而起伏跌宕,不正如一位孩子的追逐戏耍?所以一条小溪,总比一条成熟的河流所带给我们的情趣要多。而小溪自然是居住在山中的,大约这便是古往今来,人们总喜欢作点山水文章的缘由了。

当年我去山中砍樵,砍得累了,坐在溪边歇息,一掬泉水下肚,就如酒般在心中发作,心想这样地方虽然清幽可心,如得一个仙境,可我却无福消受,我得靠了砍樵来维持生计。并且心中一再琢磨,什么时候能长久脱离这样地方,去城市中谋一份职业,学城里人喝自来水,那才是人生一大快事。可是数十年过去,喝够了自来水,青丝换了白发,我却一次次应了一些朋友的邀约,乐此不疲,来到舜皇山中,以摩挲树木为乐,以赏玩卵石为乐,以品尝清泉为乐,这又是怎么回事?看来人生,真是一道难以解开的谜。曾经有一次,我伫立溪边,痴痴地,只顾望着溪泉出神,不顾同伴多次催促。后来连自己也莫名其妙,溪里有什么呢,不就是小时喝惯的泉水么?莫非人到老年,竟能够参透那叮咚溪泉的深深内涵?

卵石:舜皇山的历史与精神

卵石是舜皇山历史的基石,是舜皇山精神的物化。

沿杨江源景区一路走去,一直走到湘山江,放眼路旁溪床,简直就是一条卵石的长廊。

应该说,卵石并没有什么格外引人注目之处,不过是我们平时见惯的普通石头。小时候,在河滩上玩耍,就时常拿卵石当道具,或比赛投掷,或拿了向树上小鸟示威,寻穷开心。但是一个孩童眼中的卵石,确乎比其它石头有吸引力。他们在河滩上寻觅来寻觅去,如果寻觅到的卵石有些颜色,又有些花纹,就要爱不释手,甚至为此与同伴发生争执。我曾写过一篇儿童小说,题目叫《花钵里的秘密》。一个四、五岁孩童,见一位老爷爷手中玩着几颗乖巧卵石,孩童心里就生出一丝欲望,于是他就问这位老爷爷:老爷爷,这石子你是从哪里捡来的?老爷爷自然明白孩童的心事,就逗他开心,说,这是我在花钵里种出来的,你放一颗石子在花钵里,每日去浇水,它就结出果子来了,不信你去试试。说着,就将手中卵石送了一颗给孩童。孩童回去就真把卵石种在花钵里了。当然,这颗卵石任孩童怎样去浇水,最终也没有结果。不过这位孩童长大之后,一直非常感谢那位送他卵石的老爷爷,因为是老爷爷送给了他一个永远的梦。

我对于卵石,一直没有怎么留意,但自小心中有个疑问,至今也没有谁给我个答案:卵石为什么如此地圆润光滑,是谁为它作了打磨的功夫?

我第一次面对舜皇山中的卵石,是在十年前的一个美好秋天。我记得我当时就惊呆了,一动不动站在那里,站成一根木桩。大的卵石我不是没见过,但像这样集中展示在你面前,场面如此地恢宏,我还是头一次碰到。场面恢宏到何种程度,我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只见大小不一卵石,像有一双巨手,以一种不可知的神力,将它们一一布置在溪床里,初初望去,活脱就是一个卵石展厅。溪中的流水,如游鱼般,一尾一尾,在卵石的缝隙里窜来窜去,使卵石显得无比地鲜活和生动。当时我的内心里,竟懵懵懂懂地觉得,自己面对的,恐怕并非现实生活中的一个真实场景,而是上古时期……是的,我想到了上古时期,女娲炼石补天的现场。我的联想并非没有根据,苏东坡被贬海南儋州,写有《儋耳山》一诗,诗中对儋耳山的石头,就曾大发感慨:“突兀隘虚空,他山总不如。君看道旁石,俱是补天余!”

舜皇山溪床中的卵石,大可与人类居屋比高下,人去攀爬它,无异于攀爬一座小山包。次第而下,中等的亦可比方桶,可比河马犀牛大象,小的则如锅碗瓢盆杯盘之类,又如恐龙蛋化石,如鹅卵、鸡卵。无论大小,均有一种勃勃生机,似乎一个个在勾引你去作一种漫无边际的想象。

我曾听到过这样一则民间传说。说是有一位神仙,心血来潮,要把此山的一些石头用赶山鞭赶到彼山去。但是他怕在路上惊了行人,就决定在夜间进行,又决定将石头统统点化成羊,自己变化成牧羊人。牧羊人赶着羊群走啊走啊,翻过一个坳子,来到一条溪涧边。也许是牧羊人一时走神,一只羊倏地从坡上滚下去,成了石头。恰逢这时一位夜行者见了这一幕,就大呼小叫说,你的羊怎么成了石头?牧羊人心头一惊,侧耳听远方鸡已打鸣,觉得天机已经泄露,再坚持下去已是无益,就垂头丧气一走了之。他的羊群,自然也就全部还原成了石头,横七竖八躺在溪涧里了。从此,人们就给这里取个地名,叫仙人赶羊。

这则仙人赶羊的传说,有什么文化内蕴?以前我未去深究,如今想来,这则故事恐怕是在告诉人类,其实石头是一种凝固了的生命,它们也曾有过奔走呐喊的历史。我到浯溪去参观时,导游指一石坑告诉我,这叫瓜尊,仙人曾在这里饮酒,瓜尊就是仙人盛酒的器皿。其实这种石坑,我在很多地方都见过,有大有小,有深有浅,大抵呈圆形,齐齐整整,如同人工斧凿而成。所处位置,有的在山腰,有的在山顶,还有的在溪涧之中,传说中都与神仙有些瓜葛,看来神仙真是无处不在。后来我听一位地质专家说,这其实是冰臼,是第四纪冰川时期遗留下来的印记。看来所谓的神仙,实在就是大自然。大自然的伟力,其实从水的运动中就可体现出来,如屋檐滴水,它的力量,表面看来是微不足道,但是数十年上百年过去,屋檐下的石板,居然就有了深槽,这便是我们经常见到,却又从不介意的奇迹。那么类似舜皇山的卵石,是否也是第四纪冰川时期的遗留物?冰层覆盖了地球上的山川河谷,但是地壳仍在运动着,冰川也在运动着,尤其冰川将化未化之时,其运动更为激烈,就像胃之磨损食物。这样的运动经过数十数百万年,大约卵石也就形成了。当然,我们今天已无法想象那一段遥远得漫无边际的历史,无法想象人类陌生而熟悉的朋友——大自然,是如何打磨出这一旷古奇迹。卵石永远沉默着,谁也无法叫它们开口。有一次,我一个人攀上一方卵石,默默地坐在上面,坐了很久。我一遍遍地抚摸它,亲近它,用自己的体温去温存它。我似乎在潜意识里,感觉到了它生命的活力。就在那一刹那,我突然对卵石的圆圆的身子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我想到了太阳,想到了月亮,想到了上古先民创立的天圆地方学说。神话传说中,有伏羲持矩与墨斗,女娲持规的画像。矩能画方,规能画圆,墨斗能画直线。偌大宇宙,在先民眼中,似乎是由圆构成的。中国人的文化基因,大约也与圆脱离不了关系,中国人讲圆满,讲中庸,讲和谐,或许其中就有圆的内涵。

女娲炼石补天,把一方石头遗失在青埂峰下,后来被曹雪芹发现,作了一部《石头记》,成为中国人的骄傲。舜皇山的卵石恐怕没有这样荣幸,但它作为地球的细胞,作为大自然的艺术经典,亦必将释放出夺目的光辉。

这一点,现在已逐渐被人们所认知。

编辑:小野

推荐

相关内容

感动很多东安人:返程后备箱,暖心又扎心!

我推荐:东安春节期间吃喝玩乐攻略分享(珍藏版)

点阅读原文找信息、找人才、找房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