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医美,你首先想到的会是什么?削骨,假体,手术刀?然而有一批医美手段正在变得快餐化,几个针眼,几道激光,你喝个下午茶的时间,别人已经实现颜值的弯道超车,特别是近两年受网红文化影响,医美的消费者需求进一步增加,这类产品的及时性和反复保养需求的叠加为产品销量滚动增加带来保障。(非手术类医美可以统为“轻”医美)
伴随着女性医美需求提升、医美技术进步和*策逐步完善,医美产业红利期到来。据FrostSullivan统计数据显示,-年,我国医疗美容市场以25%左右的速度快速增长,年,我国医美行业市场规模达亿元。
非手术注射型医美项目更受消费者欢迎
按照是否进行手术,医疗美容可分为手术类与非手术类(轻医美)。手术类项目指在从根本上改变/改善眼、鼻、胸等面部及身体其他部位的外观,非手术类项目是介于手术整形和生活美容之间的专业医疗美容项目,轻医美指用无创或微创医学疗法,用先进的产品、器械、医学手段等满足求美诉求,将涉及植发、重睑、眼袋整复、祛斑祛疤、除皱、隆鼻、修改脸型、牙齿整形、隆胸、吸脂塑身、瘦小腿、润肤脱毛、处女膜修补、外阴整形、康复整形等数百个项目。其中很多项目并不属于医学整形美容范畴,应属于生活美容。生活美容将成为未来整形美容业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只有建立整形美容科,同时提供医学整形美容和生活美容服务,才能真正满足“病人”和“顾客”的需求。
行业正经历大浪淘沙的时代,轻医美近些年的火爆也引起了人们的讨论,这种火爆现象必然有“因”我们可以从这几个角度出发,去思考一下找出细分对标优质公司
(一)器械:轻医美服务行业上游的医疗美容器械、生产商呈现不同的发展情况,器械是上游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医疗美容器械是通过非介入式或微创疗法,为用户提供医学美容解决方案的设备或仪器,例如:
1.如光子嫩肤(主要功效为紧致肌肤、淡化色斑及平缓轻度皱纹主要消费人群30岁以上)
2.热玛吉(主要功效为紧致肌肤,极大程度的平缓皱纹,主要消
费者年龄层为30岁以上)
3.水光针、(主要功效为缺水干燥细纹的肌肤补水,主要消费年龄层为20岁以上)
多种类的光电美容项目互为补充,满足了各年龄段的多种需求,成为驱动行业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以光电类美容—热玛吉技术的进步为例,热玛吉是使用专利单极射频技术,高效加热及收紧深层皮肤,同时促进胶原蛋白逐渐增生,达到改善皱纹、紧致肌肤及重塑立体轮廓等效果的医疗美容器械。
其工作原理可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使胶原蛋白立即收缩,即利用无线电波加热皮肤组织,热能刺激原本因年龄老化而流失并松弛的胶原蛋白纤维产生即刻紧致。见图下;
第二阶段;使胶原新生并增加,具体效果为:①治疗后3天到1个月,新胶原不断合成,胶原层得到补充,皮肤层增厚且变得饱满,使皮肤看上去更年轻;治疗后1-3个月,随着胶原的新生,数量增多,排列更致密,受损的胶原层得到补充,老化松弛皮肤进一步得到修复。热玛吉发展至今经历了第一代到第五代的更新:第二代相对第一代治疗的输出速度更快,第三代相对第二代应用了舒适的脉冲技术,减缓疼痛感,第四代相对第三代采用了新的*金治疗头,使治疗更为精准,第五代独创了突破性AccuREP?技术,能微调及优化疗程中每一发的射频能量,使每发能量输出更贴合肌肤需要,提拉紧肤的效果更均匀。CPT舒适脉冲技术:间断性的射频脉冲,冷却喷射,振动设计阻断疼痛信号传至大脑,即在大脑在感应疼痛之前,脉冲治疗就已发射结束AccuREP技术:该技术优化了能量输出程序,在每一次射频能量发射前进行自动运算,识别不同部位所需要的热量,并微调优化即将发射的能量,使治疗效果更精准,让烫伤成为0风险。
下图热玛吉1-5代:
从市场参与者角度分析:行业上游医疗美容器械的市场参与者主要有:外资龙头企业、本土大型企业及区域性代理企业。①外资龙头企业以ApaxPartners、El.En.、XIO及Hologic为代表,这类企业拥有多项专利产品,主要通过直销及代理商模式进行产品销售,不做区域授权,产品覆盖全国,其医疗美容器械产品占据中国大部分中高端市场,中游企业对其产品几乎没有议价权。此外,这类公司的医疗美容器械研发成本较高,可复制能力极弱,技术壁垒较高,中游医美机构的采购成本为50万元以上。②本土大型企业以复星医药、深圳GSD、奇致激光为代表,这类企业主要以销售自身产品为主,拥有自己的销售团队,销售渠道以直销和分销为主,产品覆盖全国。本土大型企业已具备不同层级产品的自主研发能力,产品品质与进口产品的差距正逐渐缩小,市场份额逐步提高,对中游的议价能力较强。③区域性代理企业通常没有自有品牌产品,主要代理其所在区域的医疗美容器械,品牌多样,利用地区与价格优势进行产品销售,对中游的议价能力较弱。
(二)药品类产品:整形效果高度依赖整形材料的品质,科技的发展推动局部注射类材料的更新换代,使现代微整形材料的应用更加广泛。
1、以玻尿酸为例,最初,从动物中组织中提取玻尿酸材料的方法操作复杂、成本较高,致使玻尿酸注射整形价格高昂,难以推广和普及。而后,科学家研究出新的制备方法(微生物培养法),玻尿酸虽然实现了规模化生产,但一直饱受链球菌污染的威胁,难以保证消费者的健康安全。直到年,科学家研制出了新菌种合成的玻尿酸,使玻尿酸在降低成本、提高纯度、免受细菌污染的同时,还能自如控制分子量大小,而不同分子大小的玻尿酸针对不同部位的填充,使填充效果更佳,如:大分子量玻尿酸注射后质地较硬、不易被吸收,适合填充、塑形,可用来填充山根、下巴、臀部等位置,小分子玻尿酸通常是水光针的主要成分,可以起到促进营养吸收、增强皮肤弹性、提高皮肤水分以延缓皮肤衰老的效果。玻尿酸材料的发展使玻尿酸注射在不开刀、无需恢复时间的前提下,可以实现祛皱,隆鼻、丰唇、隆下巴、丰太阳穴、填充泪沟和塑造苹果机等效果,能够最大程度地改善面部形态,备受消费者青睐。(爱美客、华熙生物、等近期业绩突出的公司皆有玻尿酸产品的业绩贡献)
2、肉*杆菌素及各类麻药。药品由于生产制备技术含量较高,生产企业数量较少,竞争并不激烈,仍处在供方市场,生产企业盈利能力较强。微整形涉及的药品由进口品牌占据主导,以肉*杆菌素为例,目前中国市场上仅有两种合规的肉*杆菌素即保妥适(进口)、衡力(国产),上游的采购成本分别为3,-4,/只,1,-2,/只。
轻医美行业仍处发展红利期,同时渗透率仍远低国际水平,未来在技术进步、配套完善及居民消费升级下,仍有巨大空间。
由于医疗美容器械研发、注册、获批及认证所需的时间和资金等投入较多,因此行业壁垒较高。此外,由于这类器械在使用中直接或间接接触人体,因此对安全性及精密度的要求极高,尽管中国已有部分企业拥有生产该类器械的能力,但关键技术仍通过引进实现,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也有待提升。目前市场上医疗美容器械仍以进口为主,医疗美容器械生产商对中游企业具有较强的话语权。未来,受市场增长牵引,技术引进、研发投入等的力度加大,中国医疗美容器械生产商将加快发展,逐步加强品牌塑造和终端推广。伴随着技术的成熟、质量的提升,上游医疗美容器械成本优势将逐渐显现,国产替代进口将是长期趋。
从格局来看医美注射类产品需III类医疗器械认证,审批长要求高,先进入者通过提前布局在品牌、渠道、研发端都树立了较高壁垒。其中本土品牌近年通过产品迭代及渠道推广不断抢占进口品份额,并在监管强化下受益于不正规产品出清带来的市场优化。以水光针、热玛吉为代表的‘轻医美’,早已成为90后,00后的心头好,目前,轻医美正以每三年翻一倍的年复合增长率迅速崛起。
轻医美是高科技医学技术的应用,无需开刀,其安全性打消了诸多想改变自己但恐惧手术的消费者的顾虑,轻医美消费的特点,重复性和高频性,因此需要持续消费以保持良好的效果。例如局部注射类微整形项目,时效为六个月到一年时间,超过期限后注射物会被人体吸收,需要继续补充注射才能维持良好的状态。此外,微整形目的后期护理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例如超声刀项目的后期护理对美容效果和持续时间有重大影响。
消费者接受服务后需要进行三到五年的胶原蛋白补充摄入,但普通胶原蛋白达不到良好的维持效果,需使用特殊研制且价格昂贵的高科技胶原蛋白才可达到预期效果。尽管相比于大型手术类整形,微整形服务的价格较低,但定期接受服务和后期护理仍然是一笔较大的支出,需要消费者稳定的收入增长为行业发展保驾护航。
在经济持续增长和城镇化进一步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国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年到年间实现了持续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0元,同比名义增长8.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8.8%,为微整形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图:如下
行业渠道问题
获客成本高昂压低行业盈利水平,受益于*策等原因,民营整形医疗机构已经成为微整形服务的重要提供方。民营整形医疗机构扩张速度快,但获客费用高,盈利水平仍有待提升。中国民营整形医疗机构虽数量众多,但由于行业渗透率较低,龙头企业市场占有率不高,行业集中度较低,行业内企业大多通过广告、竞价排名等方式吸引顾客,造成民营整形医疗机构获客成本高、盈利能力不足的
据测算,通过对有着十余年口腔医疗行业工作经验的行业专家访谈得知,民营整形医疗机构获取一个到店客户的平均成本约为2,-5,元,以每3个到店客户转化为1个成交计算,每个有效客户的获取成本高达万元左右,而微整形行业客单均价约为3,-10,元,民营整形医疗机构的获客费用率达到了50%以上。偏高的营销费用率大幅提高了民营整形医疗机构营业成本,影响了微整形行业的盈利水平。同时,微整形是具有循环消费属性的行业,如果新客不能成为老客,一直获取新客,就会呈现亏损的状态。
美国行业白皮书报告显示:中国医美用户信息获取渠道中,线下渠道排名第一的方式是生活美容机构,比例达到50.9%,熟人介绍的比例是45.1%,医疗美容机构获取的比例是34.3%,而通过广告途径获取信息的比例只有18.6%;线上渠道中,排名前三位分别是:医美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