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走的好处很多,但也需要掌握正确的姿势。健身行走要站直挺胸,放松肩膀,双臂随身摆动。长期用错误姿势健走,不仅影响锻炼效果,还会导致多种健康问题。
健走较普通走路有何不同?
正确的健走姿势:
目视正前方,缩下巴,收小腹;
微挺胸略收腹,肩膀不要出力,胳膊稍微弯曲,手掌轻轻握拳,流畅地摇摆;
从腰部发力来移动脚步,轻快地迈开大步走;
脚后跟着地,用脚尖踢出去。
科学健走在时间、速度上都有要求。
正常人每天健走一万步左右,早上步,上午至下午步,晚上步。但具体分配以个人习惯和身体状况为准。
健走时需要控制的心率根据年龄的不同也有相应的要求。
中老年人大致为-年龄=适宜心率(约次/分钟);
40岁上下的中青年大致为-年龄=适宜心率(约~次/分钟)。
健走后的人群在体重、体脂等方面会出现改善,且在天左右效果较为明显。
如何做到科学健走?
首先,一双适合自己的运动鞋是非常必要的。在健走前,一定要做一些热身运动,尤其是各部位的关节要活动开,尤其是脚踝,膝关节,腰部和肩周,避免在健走时负伤。
其次,在健走过程中要注意强度及幅度,以“量力而行”为限,其间也需要少量多次地补充水分。
最后,健走后不要急于吃饭、喝水,洗澡等,应适当的做一下放松活动,可以活动一下各部位的关节,等身体的平复下来,汗水不再流了,再适当的补充水分、洗澡。
常见的健走误区有哪些?
有些人认为,进行健走运动时,循序渐进不重要,偶尔大暴走对身体影响不大;也有人喜欢早晨空腹健走或餐后立即健走;还有人认为走得越快越好。
这些行为不仅不能使健走达到预期效果,反而还可能对身体造成一定危害。特别是心血管脆弱、骨质疏松的老年群体,一定要在正确评估身体条件后,再进行合适的运动,切忌从众盲目健走。
↓↓↓往期热文看这里哦~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