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脂塑身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国新媒体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55443 [复制链接]

1#

我国新媒体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 要:新媒体的发展为舆论表达提供了新的传播渠道,也是社会舆论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媒体舆论监督虽然为社会舆论监督注入新的活力,但是其无序性、匿名性和难掌控的特点致使其在舆论监督的过程中产生诸多负面问题。这就要求媒体、民、社会三方面要加强健康的舆论监督环境营造,提升民媒介素养,强化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互动,进而规范新媒体语境下的舆论监督。


中国论文


关键词:新媒体;舆论监督;对策


中图分类号:G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10-0051-02


新媒体的诞生,丰富了信息传播的手段和渠道,使得信息的传播更加广泛、快捷,满足了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新媒体亦为大众提供了言论自由的平台,使得人们能够更加自由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更好地去实行自身的权利与义务,使得舆论监督不再局限于媒体而是真正普及到大众。


一、舆论监督和新媒体舆论监督


“舆论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中的沟通、协调与合作,人类社会一出现,舆论便产生了,劳动是社会舆论的摇篮。[1]”舆论,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发展而成的,它作为一种我们碰不到、摸不着的存在,其所发挥的精神力量与社会存在有着密切的关系。


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治制度运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于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根据第34次中国互联络发展的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4年6月,我国民的规模达到了6.32亿,相较于2013年底增加1422万人。互联普及率为46.9%,相较于2013年底提升了1.1个百分点。使用微博客的用户规模为2.75亿,使用手机上的人数达到了5.27亿,其使用率达83.4%,相较于2013年底增加了2699万人。[2]”随着络技术的日新月异和移动终端的发展,促使络更加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为人们信息的获得提供了更多的搜索平台,同时获取的途径也变得更加方便快捷。博客、论坛、微博等的发展,使得人们能够在络上随时对时事新闻事件,发表自己的言论和意见、建议。新媒体的发展为舆论监督提供了载体,同时也促使舆论监督更加靠近人民群众。“新媒体不但有着能够改变传统媒体的技术特性和存在方式的能力,同时还能通过混杂与交融形成更加复杂的媒体文化现象。[3]”而在当前,新媒体已成为舆论的主要表达窗口,成为舆论监督的主要力量。它以其自身的及时性、迅速性、广泛性和匿名性等特性,发挥着其强大的威力。


二、新媒体舆论监督的模式


新媒体舆论监督的开展,相较于传统媒体是有很大的不同的。它们所运用的方式、渠道以及舆论的主体都存在一定意义上的差别。总的来说,新媒体进行舆论监督的模式基本包括两个方面:与传统媒体的互动,与民的互动。


1.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互动监督模式


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互动是一个信息循环发展的过程。它的过程分为两种:一是,传统媒体将现实事件报道出去后,新媒体再在其平台上进行发布并展开舆论,等待舆论到达一定程度时,传统媒体再次介入到新媒体中,再对这一现实事件进行跟踪、深入报道;二是,由于新媒体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媒体”,它是作为一个信息传播、言论表达的载体而存在的。所以,新媒体很容易将一个不是新闻的事件,通过引发舆论的方式,来促使传统媒体对这一事件进行报道。


2.新媒体和民的互动监督模式


与传统媒体相较,新媒体与人们的交流和沟通更为密切、频繁。传统媒体由于自身的限制,它与人们进行沟通的方式有其局限性,一般情况下只能通过读者来信、短信互动、热线等方式来体现。新媒体则是通过络,来实现与民之间的交流。它在互动中基本没有限制,即便是互不相识的人,通过络都可以进行对话、交流。


新媒体和民的互动方式有很多,包括博客、微博、和客户端等。民的观点通过新媒体被迅速的传播开来,在短时内即可得到反馈。它不仅缩短了信息传播的时间,同时改变了信息传播的主题,使得主题的类型更加多样化。


三、新媒体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


由于目前新媒体舆论监督还处在一个发展阶段并未成熟。在其为舆论监督提供支持力量的同时,也有很多不稳定因素,致使新媒体在舆论监督中存在着许多问题。


1.无序性,导致络暴力产生


“络新媒体是一个新生事物,络舆论监督必然有一个逐步完善和健全的过程。[4]”随着现代人道德权利意识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社会上每天发生的热点问题。新媒体为民众提供了一个可以快捷获取信息并进行舆论监督行为的平台,让不相识的人们在络上分享信息、表达自己的态度、观点和意见。正是由于这种言论自由的无序性,人们会在络上面宣泄自己的不满情绪,发表一些非理性的言论,而这些言论往往会带动络上一些群体的盲目跟风行为。一旦有任何与自己意见相冲的言论,很容易出现谩骂、攻击等不理智行为,从而形成了络暴力。


“大众对于事件的关注度、舆论探讨程度、持续关注的时间等因素决定了舆论监督力量的大小。关注度越高,关注时间越长、舆论压力就越大。[5]”有些民借用某些事件将自己生活中积累的情绪和怨气发泄在络上,这在侵犯他人权益的同时,也为社会造就了许多问题。


2.监控难,易使事实被歪曲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不同,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在其源头是有着严格的“把关”的,不管新闻价值或是新闻事件的大小,都是要经过一定的审核才会决定它是否会被广而告之。而对于新媒体的这种信息传播的限制就很小,目前基本上是无法控制的。


新媒体的信息传播速度快、交互性强,其信息传播平台亦是多种多样。所有的民都可以通过各个平台,如论坛、贴吧、微博、、等来发表自己对于现实事件的看法、观点和意见。这些看法、观点和意见会通过各个平台,被传播到每个角落。只要是拥有络的地方,人们想要了解这一现实事件,那么这些被发出的信息就会被某些人接收、采纳。来自于人民群众的呼声虽然有利于我们对事件真相的还原,但是,在这其中也不乏一些思想过于极端的人群。 3.匿名性,利用新闻制造舆论


在络大环境中,所有民运用的基本都是昵称,除去微博上的实名认证等,大部分民在络中都是一个虚拟的存在。我们可以利用络,不用面对面的进行对话交流。即便是陌生人,相隔的距离再远,只要通过络就可以彼此交流了解。


从民主监督的角度来说,新媒体的匿名性在舆论监督的过程中有其先天的优势。相对于中国传统的受控于组织的舆论监督模式,络的匿名性使得舆论监督更加民主化,让人们能够更加自由的发表自己的言论和观点。然而,在其具备优越性的同时,其潜在危害也是不容忽视的。


四、新媒体语境下完善舆论监督的对策


1.加强媒体自律精神,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新媒体作为舆论监督的主力*,深受人民群众的信赖和依靠。由于普通百姓话语的非权威性、非理性等因素,舆论监督一直被视作媒体的主要职能之一。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共存的时代,舆论监督的功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而在这种大环境下,如何创造出良好的舆论环境,之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舆论环境的干净整洁,不仅有利于提高媒体自身的公信力,确保其在人民群众中的权威性。同时,也有利于引导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舆论监督意识,为新媒体舆论环境的优良做出榜样作用。新媒体应该加强对人员素质的培养和完善,提高行业内部人员的整体素质和自身的自律精神,使其共同来为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做出贡献。


2.提高民的公民意识,为社会传递正能量


由于络环境的匿名性,导致人们的主观价值模糊、道德观念和公民意识淡薄。


近年来,络上频发的负面舆论导致络暴力的现象,就是由于民公民意识的缺失而造成的。民在利用络进行舆论监督时,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态度和思想。我们进行舆论监督的目的,是为了国家和社会更好的发展,人民的利益能得以体现。言论自由是宪法赋予我们的权利,任何一项权利都伴随着社会责任。我们在使用这项权利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它是否符合我们宪法的规定,是否会对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如果不负责任的滥用权利,那么只能导致这一权利的丧失。加强民的社会责任意识,提高民的公民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3.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相互融合


新媒体的诞生让民有了自主舆论监督的载体,影响了传统媒体舆论监督的主导地位。传统媒体的舆论监督相对于新媒体来说,更具有权威性和公正性。传统媒体发表的言论和观点经过审查和核实具备客观性、公正性、公开性等特征,不带有任何个人主观色彩,它更容易受到*和*府的重视,更容易引起民众的关注,起到一定的警醒作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可以有效地规避舆论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促使社会舆论朝着正确的方面发展。当新媒体的舆论监督出现偏差时,传统媒体的适时介入可以有效地遏制现实事件被歪曲,引导新媒体舆论监督的走向。同时,传统媒体可以借助新媒体的力量来放大自己的声音,促使正确舆论导向的广泛传播,消除不稳定的声音。


无论作为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它们都是社会获取信息和进行舆论监督的工具,它们在传播媒介上虽然存在着差异性,但它们在反映民心民意、引导舆论和推进社会等方面却又是殊途同归的。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更有利于舆论监督行为的实现。


参考文献:


[1]王梅芳.舆论监督与社会正义[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2]CNNIC.第34次中国互联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中国互联络信息,2014-7,http:// 2014/201407/t20140721_m:4,12,35.


[3]张少元.论新媒体对当前舆论监督格局的影响与变革[J].新闻与法制,2010(6).


[4]李骏.论我国新媒体舆论监督的兴起与改进措施[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1(11).


[5]李琳.新媒体传播中舆论监督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J].中国传媒科技,2013(4).


[责任编辑:思涵]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