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十月,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寒露寒露,重点在一个「寒」字,寒露过后,秋凉嚣张起来。寒露,寒而不露,对身体来说,这两个地方,尤其不可再露。
是哪里呢?
不露脚
俗语讲:「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放假前很多小伙伴还在穿露脚踝的裤子,甚至上面是长款毛衣,下面露着小腿和脚,每次都看得我心肝发颤,寒露了,该给脚丫子穿上衣服了!我们的jiojio,其实是全身最怕冷的部位。
一定穿上厚实一点的袜子,护住脚面,脚心,脚踝。南方的同学们,凉鞋不可再穿。无论南北,鞋底要厚实一些,避免地气的寒凉,透过足心渗上来。
脚踝和脚面也不可再露!
很多人,不是露脚,而是露脚踝和脚面。鞋子也很厚实,裤子也是十分的长度,但脚踝和临近的脚面,总是隐隐浮现,没有高腰的袜子护体,脚腕子露出来真的显得纤细是挺美丽的,代价也是很冻人的。
裸露的脚踝,就像没关严的门、没扎紧的篱笆一样,给了寒邪、风邪、湿邪绝佳的可乘之机,时间长了,身体的阳气和正气被反复消耗。
秋凉了,一双高腰袜子就可以解决的事,别等到身体除了更大麻烦的时候,再去抢救,这样的袜子,配上十分长的裤子,相当于脚踝处双倍的保暖,也很好看。
脚暖了,心也就暖了
秋天穿衣,遵循的是上薄下厚的穿法,腿脚越暖,心里越踏实,很多人其实都穿反了。受了凉,别害怕,在秋天「收」下来之前,把寒邪排一排。
①跺跺脚,自踵至顶的通畅,帮助排出寒邪
如果常常感觉自己脚冰凉的话,在日常闲暇的时候还可以用跺脚这种简单的方法:
光脚或者穿着平底鞋,双腿交替用力跺地面,用把一个空塑料瓶踩扁的力道即可。
跺脚时除了腿部抬起、跺下需要用力,身体其他部位保持放松。足够放松时,跺脚的震动可以沿脊柱传导到头顶。
每天早上起床后,用力跺脚3~5分钟,就会全身微汗,直达毛孔的舒畅,达到排出寒邪的效果。
跺脚最直接的刺激就是涌泉,还有足底的各个全息反射点。而且这个震动对身体脏腑也是很好的按摩。
跺脚时,血液中的杂质会随之下沉,坚持跺脚一段时间,可能会发现脚底死皮明显增多增厚,脚汗脚臭加重,都是正常现象。同时,身体也会朝着好的方向发生变化,神清气爽,元气满满。
②泡泡脚,把小凉脚放进热水中,是最幸福的
如果脚踝已经被寒气入侵,或者本身体质就偏寒、阳气不足的话,每晚睡前可通过泡脚的方式使下肢血脉畅通,同时发散寒邪,振奋阳气。
但是烧泡脚水的方法有一点小讲究:
取水适量,直接烧开,然后放凉到你能接受的温度,切记别兑凉水,直接泡,水温不够了就直接再续热水。
一般来说,泡脚水最适宜的温度大概是40~44℃,水面超过脚踝大概2~3厘米最好,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微微出汗为宜。
边泡脚边用双手搓后腰,效果更佳。泡完之后再搓搓脚心的涌泉穴,滋养肾水,补阳还不上火。
秋冬季节的泡脚,还可以适当在泡脚水中加入艾叶、花椒、小茴香等药物,以增强驱寒通络的效果。但是自己抓药配比再煮来泡就很麻烦,商城里也有现成的足浴粉,配伍严谨,用料考究,都是入口级的药材,用起来就方便多了。推荐艾叶香姜足浴粉,可以满足你在秋冬季节驱寒暖身的需求。
③疏通经络排寒邪,没事儿踩一踩
踩擀面杖对于疏通经络、排除寒邪也有非常不错的效果。一根比较粗的实木擀面杖,没事的时候放在地上用脚踩着来回滚动,和泡脚相互配合,不亦乐乎。
想更足底按摩得专业一点?按摩店很贵一次大概块钱,遇到手法不好的技师真的觉得超级亏得慌,按完昏昏欲睡还要强撑着爬起来滚回家。这个足底按摩板可以说是非常方便,刺激的也非常深入了。
质地是非常硬的塑料,圆鼓鼓,可以给到足底很深的刺激,但是质量又很轻,轻巧防水,拿取擦拭都很方便。
清清楚楚第写着每个地方对应的反射点,哪里难受就多按哪里。
每次踩上去,特别有仪式感,左右前后,哪里不舒服就多踩一下哪里。
因为人有足弓,脚心很难刺激到,中间高凸起的设计,非常贴心,让足底全面地被刺激到。
在家,在单位小憩都可以随时做起来,力道自己掌控,很多人光是站在上面,就已经需要足够大的勇气了,用户们也是全情投入地酸爽。
特别适合这些人:
水肿:水肿的人血液循环不好,足部腿部浮肿,按摩足底,扩张末梢血管,促进血液流动,改善腿、足部的浮肿。
手脚凉:寒从脚下生。通过按摩足底,让更多的气血流向足底。从而暖起来。
减肥:肝胆、脾胃、肠道这一类消化系统都有相应的反射区,通过按摩刺激,就会有效地调节肠胃功能,促进脂肪代谢,从而起到改善消化、减肥塑身的效果。
容易疲劳、工作压力大
睡眠不好:很多时候,按着按着,就睡着了。如果配合泡脚会更好。
平日体质虚弱:人老脚先老,人壮全凭脚。按摩足底,平衡五脏六腑,渐渐把虚弱的气血调整好。
脾胃不好:很多脾胃不好的人,脚底痛的不敢碰,坚持按摩之后,有人是这样反馈的:「我一咬牙使劲按了一会儿,肚子明显有感觉,舒服了不少。再后来肚子不舒服时,再按脚底,都是有疼痛感,从无例外。」
容易生气,情绪不好:情绪不好,多是因为经络不通,让很多小事也变成大事,积压在身体中。经络通的人,想生气也难。
足跟痛,脚底爱起皮:搓擦足底,可以很好缓解。
久坐腰酸背痛之人:足部的颈椎、腰椎反射区被刺激到,进而改善。
如果你一开始没法坚持,也可以靠着扶着椅子,通则不痛,需要慢慢来,很多人一开始都是龇牙咧嘴地没法坚持,非常正常。沉睡了20多年30多年的脚底,需要一点点疏通。
泡完脚趁着皮肤比较软,脚底比较通的时候,站上去踩两脚,身体通一点,睡眠也会好一点。
不露肚脐
首先,肚脐不能受寒。因为我们的肚脐很薄,而且有很丰富的神经,对外部的刺激很敏感,如果防护不当,就很容易受寒。比如晚上睡觉时肚子露出来了,或是很多女性朋友爱美穿露脐衫,这些都容易导致寒气入侵。
肚脐受寒了以后很容易引发腹泻、胃疼,损伤脾胃。脾胃损伤了,就不利于身体的水湿的运化。这样就会造成体内的湿气过重。
有些朋友吃东西也很注意,然后还经常吃一些祛湿的食疗,为什么体内湿气还这么重呢?那可能是平时起居穿衣不注意,肚脐受寒了。
而正因为肚脐敏感,自古以来,中医就把肚脐当做外治法的理想部位,将中药配成药膏或者小药丸,贴敷到肚脐上,以扶正祛邪,防治疾病。
脐疗最有人气的方子,要数南怀瑾老先生的著作《我说参同契》里的灸脐方。
用桂圆肉一颗,花椒六、七颗,加上艾绒一同打烂,晚上睡觉时挑一点,小指甲面那么大,放在肚脐里就行了。
不要小看肚脐,肚脐会吸收的。肚脐有个孔,我们在娘胎里头的饮食、呼吸都靠这个肚脐连到妈妈。所以把这个药放在肚脐,用橡皮贴把它封住去睡觉,比温灸器还要好。胃病也好,各种病都好,老年人的身体绝对保健康,身体需要就吸进去了,不要的它不吸。这样就会水火交感了,继续二三天后,早晨起来嘴也不苦啦,口也不干啦,肠胃病都会好了。
这个灸脐法实在太省事了。材料常见容易入手,做法简单,贴肚脐又不用取穴,睡觉贴又不费时间,而且温和安全,老人都能用。
我们也严格按照南老的方子,并参考中医专家的建议,定制了现成的南师肚脐贴,阳虚体寒的朋友建议在出伏到秋分前这段时间,贴三天,停两天,温阳养正气。
胶布和包装经过两次迭代,从卷状的防敏胶带升级为片状的专用脐贴胶布,安全系数更高,贴合度好,不易过敏。
当然,好钢花在刀刃上,更重要的当然是原料了。产品研发的同事和中医顾问就为了这三味药材,反复对比了多个产地的品质,才出了这款好评无数的南师肚脐贴。
花椒来自「中国花椒之乡」四川汉源,从唐代起就是给皇宫供奉的贡椒,气更清、味更重、香更浓。肚脐贴里用花椒,正是要用到它辛散走窜的气味,把药性带到脏腑经络。一般市面上的花椒味道还是淡了些,力道不够。
桂圆肉来自「中国桂圆之乡」广西博白。早在0多年的唐初时期,博白民间就盛行加工桂圆肉。桂圆肉在脐贴里很重要的价值是它的黏性和甘甜,既能把艾绒花椒都黏成团,而甘味又能缓急,调和诸药。
北京同仁堂红盒艾绒肚脐贴淘宝月销量¥69购买
艾绒来自医圣张仲景故里河南南阳。不少专业中医乐于用南阳艾绒,品质上佳却没被市场疯炒。
一般高品质艾条也就30:1的比例,为了让丸子更细腻、阳气更足,这款南师脐贴用了50:1的*金艾绒,50斤艾草产1斤艾绒,堪称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