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脂塑身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被BM风逼疯的80斤女明星,活得真惨 [复制链接]

1#

hi,我是独自增肥的瓶子。

-本期主题-

关于瘦,

是你在逼别人,还是别人在逼你?

近日,陈乔恩在《拜托了冰箱》谈及减肥。

所有明星都在焦虑如何得到“骨感美”的时候,陈乔恩对于工作人员规劝减肥的态度却是:关你什么事。

网友直呼“酷”,连旁边的娜比都叹到“好帅气哦”。

新潮流下的

“社会恐肥”和“女神养成记”

一个有意思的发现。

这年头,女生们已经不怎么提“减肥”这两个字了。

取而代之的,是“自律”的“身材管理”。

疫情期间,随着全民健身热情的高涨,Pamela也悄咪咪在国内火了起来。

简单介绍一下,PamelaReif是德国的一个健身博主。

8年前,她在Insta上发布自己的第一个健身视频时候,年仅16岁,成为健身博主,随着在网红界流量的迅速上涨,去年年底还登上了《福布斯》杂志封面。

Pamela的火是有原因的。

和一般的健身博主不同,她的视频分成了小白、进阶、高阶,不同层次的强度;不需要多余的健身设备,在家就可以轻易上手;健身视频涵盖了全身训练和特定肌肉群训练,让你轻易拥有蜜桃臀、直角肩……

最重要的是,她媲美维密天使的身材和颜值,非常有说服力,让很多女孩子都想“成为她”。

然而,“成为Pamela”的道路没那么好走。

一段时间的练习,很多女生开始反映,Pamela的健身课程,“强度太大”,“连续练习了两天膝盖就开始疼”,甚至更极端的,练成了腰间盘突出。

早在Pamela之前,“美丽芭蕾”的教程,也有一大批拥护者。“美丽芭蕾”的创始人玛丽老师,是欧美众多明星的女神。

可能很多人有所不知,玛丽老师便是当初《黑天鹅》电影中的NataliePortman的教练;除此之外,很多明星,如AlexaChung、MirandaKerr,都在她严格的训练下保持着魔鬼身材。

按照《Vogue》杂志的评价,玛丽老师的芭蕾塑身课已经成为行业传奇。

但是,不能忽略的是,跟着玛丽老师塑身的女生们,无不哭喊“累断手”,网络上甚至戏称每天有数百万被“美丽芭蕾”虐哭的“折翼天使”。

魔鬼身材的背后,是魔鬼训练。有硬性KPI的明星都叫苦不休,更别提普通人了。

另一边,被称为“中国的美丽芭蕾教主”的“周六野Zoey”,一条名为“5分钟运动,小蛮腰、马甲线,一星期见效”的视频如今已经有+万的播放量,后期还有女团腿、假胯等对于女孩子来说“刚需”内容。

她的人生经历也非常励志,“把挑战当做人生主旋律”的画风给不少女孩打了鸡血。

现实环境确实给了女生们提供了更多选择,让他们在精致化管理的道路上走得更顺利。

但。

Pamela、美丽芭蕾、周六野这套组合拳,被当下女生们大爱的同时,也成为他们心中的痛。他们带着“女神养成”美好愿望,却在一次次“高能虐腹”中被虐到怀疑人生。

在修炼、痛苦、挫败自责的闭环里走不出来。

为了精致的瘦,可以疯狂到自我毁灭。

有人说这是社会恐肥,但仔细观察会发现,这些自律地管理身材的女生,口中所谓的“肥”,更多只是主观意识中的“肥”。

所以“减肥”变成了“自律”,变成了更精致的“身材管理”。

你为什么“自律”?

说到底,还是女生们,都渴望成为“瘦美人”。

成为“瘦美人”为了什么?有的人,为了“悦己者”,有的人,为了讨好世俗眼光。

为了“悦己者”:

把自己打扮得更漂亮,本来是一件美好的事。却在一些不良风气下,被视作讨好异性的手段。

过犹不及。

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男生都是“嫌弃胖子”的恶臭嘴脸。

《低俗小说》中“ILoveyourlittlebelly(我喜欢你的小肚子)”的柔情不是无中生有。

自古以来,女为悦己者容,无可厚非。但对于身材的要求,有时候,女生自己比男生还看重。

为了世俗眼光:

大多数女生无法逃离的窠臼,就是他们理解中的“世俗眼光”。

女生们总是坚信,世俗标准的“美”,看似不断变化,却始终离不开“美=瘦”的定律。去年的“A4腰”,今年“蚂蚁腰”;去年“筷子腿”,今年“女团腿”,只是换一个表述,内核却还是“瘦”。

而为了0号身材“定制”的BM小短衣短裙,也被解读成女孩的身材标杆。

这一个个女生们自发的“比赛”和“规则”,更像是慕她心理和代入心理的自我满足。

实际上,社会对于女性身材的审美,已经在一次次平权运动中,变得多元起来了。

拒绝BodyShaming(身体羞辱),就是对别人身材相貌指指点点的有力反抗。

法国插画师CécileDormeau有一组动图漫画,展现了女性身材的多元状态,挑战了主流审美的宣传。

去年,维密启用BarbaraPalvin作为“大码”模特,遭到全舆论抵制,许多人因此脱粉。

cm/55kg的Barbara是维密的“大码”模特

前年,Dior,Fendi和Givenchy等一众大牌宣布不再启用0码模特,也是为了不助长过瘦的不健康风潮。

而在国内,舆论对于女明星减肥,也并不是一味的苛刻。《青春有你2》出道的喻言太瘦,粉丝心疼,督促要爱护身体:

郑爽太瘦,粉丝称更爱圆嘟嘟的偶像:

我们不可否认,社会已经逐渐宽容,90年代KateMoss“骨感美人”的风潮过去,“要么瘦,要么死”的论调在当下已经难再引起过多认同。

在另一种声音下,“女神”的养成,已经有足够的可能,从“在别人的标准里争第一”,变为讨好自己。

“我不要你觉得好看,我要我觉得自在”

就像陈乔恩在《拜托了冰箱》里说的:“太在乎别人的感受,就会忽略自己的感受;这个世界上只有你自己是最重要的。”

相比于自己的感受,太多人还是把别人的标准和评价置于优先级。

美剧《ThisisUs》中的Kate,与肥胖抗争几乎是她一生的事业。

因为超重从小被人叫“BigGirl”。幼时被朋友们嘲笑孤立,被妈妈要求吃“健康食品”,长大后羞怯自卑,被情绪性暴食困扰,只能参加减肥互助小组期望改变。因为过度肥胖,不仅影响了自己的工作、生活,身体健康和心理状态都处在一个崩溃的边缘。

但在遇见了暖男Toby之后,Kate才慢慢发现,原来自己一直聪明独立而不自知,得体而出众却不自信。

在逐渐与自己和解之后,才发觉自己所有的恐惧都来源于害怕别人的评论。生活不管不顾地给她塞上了各种标签,也让她忘了她该为自己而活。

回到现实当中,追求精致没有错,但是对自己太过苛责,身体上的精致不可得,精神和心理层面却先被粗暴对待了。

和自己和解,当然不是懒惰的借口,只是在修炼女神的这条路上,正视自己的感受更重要。

前几日,24岁的维秘天使RomeeStrijd,红着眼,哽咽着宣布怀孕,喜大普奔,令人心酸。

因为多囊卵巢综合征,她长达七年姨妈未造访,导致难以受孕。她坦承这是长期高强度健身和节食给身体带来太大压力造成的。针对性地调理后,终于在去年11月恢复了姨妈,最后成功怀孕。

不管是健身还是节食,“自律”的同时都该有个度。

有人说这个度太过抽象,无法量化。

其实很简单,衡量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你自不自在。适当的健身,应该是给人带来愉悦的。

什么时候可以爹里爹气地说:“我不要你觉得好看,我要我觉得自在”,那个“度”,就出来了。

要知道,你在对自己不宽容的时候,不仅是bodyshaming的受害者,同时也是施暴者。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